今天,AI将带着比3D打印、ChatGPT更加迷人的功能与作用进入教育领域,由此带来的问题“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教育是与人的天赋进行合作的事业,它让一个匍匐爬行的孩子慢慢“站”起来,独立行走,独立思考,独立劳动实践。今天,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完整意义上的人的成长,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智能,我们不必纠结于学生某一项甚至某一些不够理想的“成绩”,而应该给他们最大程度的完整的教
·主持人语·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印发,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课程改革聚焦核心素养培养,注重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提倡开展学科实践、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主体之一,学校在课改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学校基于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所探索实施的既有一般规定性又有校本特殊性的课改实践,一同构成了我国基础教
【摘 要】课前导学单是全程学习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课前导学单时,应紧扣课标及教材、尊重差异、注重情境构建,注重融合多模态信息、设计层次分明的问题及任务、融入实践性活动。在实践应用中,应精准设定预学目标、强化家校联动及建立反馈循环机制,同时注重导学单的持续优化及拓展应用。 【关键词】课前导学单;设计及应用;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4;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课中探究单是一种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辅助工具。在设计时,应遵循核心素养导向原则、情境化实践原则、教学评一体化原则。在实际运用时,应充分发挥其目标定向作用、问题支架作用、意义建构作用、同伴支持作用。 【关键词】课中探究单;设计原则;应用案例;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4;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5)05-0014-04
【摘 要】作为运用于课堂教学之后的学习单,课后蓄能单的设计以促进学生结构化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达成“教—学—评”一致性为导向。其形式丰富多样,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可以分层使用,能实现差异化学习;聚焦问题解决,能彰显育人价值;评价多元,能助力学生成长。 【关键词】课后蓄能单;设计导向;实践运用;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2.4;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
【摘 要】单元检测单是面向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式学习、大单元教学等而设计的学习检测与评价工具。在设计单元检测单时,应把握设计导向生本化、检测项目结构化,情境设计生活化原则。在使用时,可采用架构测评体系、开展主题探究、多方参与测评、基于反馈优化教学的步骤。 【关键词】单元检测单;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原则;使用步骤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
【摘 要】全程学习单是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教育集团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而建构的校本化教学工具。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做事情”为载体,以思维进阶为主线,以“教—学—评”一体化为特征,能有效发挥促学促教的作用。 【关键词】全程学习单;核心素养;做事情;思维进阶;“教—学—评”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5)05-0025-03 【作
【摘 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已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南京市六合区蒋湾小学继承并发扬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提炼出了“乐学乐行,至真至爱”的校训,以“爱”之名,求“真”之实,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创新发展之路:爱老师,强调真情陪伴,让“行走”成为最佳的生活态度;爱学生,注重真实生长,让“适性”成为最美的课堂生态;爱反思,推动真心变革,让
【摘 要】语文教材是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载体,是实施功能性记忆的重要资源。在学科育德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汉字文化的挖掘,帮助学生生成文化记忆;要引导学生在故事性文本的情节、矛盾与人物形象建构中,塑造文学记忆;要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三种文化的熏陶中深烙国家记忆,以此实现教科书“记忆育德”的功能。 【关键词】德育渗透;学校记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科实践 【
【摘 要】对于习作讲评课中出现的“重讲轻评”“重术轻道”“唯师唯生”等偏离习作教学基本方向的课堂现象,教师需要回到习作讲评课的基本问题去思考,需要基于语文课程标准、习作教学规律及价值去审视。优化习作讲评课的教学思路,落实习作讲评的基本策略,能有效提高习作讲评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习作讲评课;基本问题;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跨学科教学已成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精心设计主题,深度融合跨学科元素;打造多元情境与主题活动,同时配套深度反思与拓展练习,强化学习效果;通过小组合作与项目式学习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助力学生获得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跨学科理念;综合与实践
【摘 要】问题解决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打造指向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教学样态,教师需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发现和提出问题,点燃学生问题解决的原动力;加强逻辑推理过程,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思维力;关注知识模型建构,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表达力;发展综合应用能力,激活学生问题解决的生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核心素养;教学样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深度学习理念为教师进行英语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教师可从活动目标的差异协同、活动内容的生活融通、活动类型的层级联动、活动过程的合规律性四个维度入手,思考并探索如何将深度学习理念贯穿于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 【关键词】小学英语;深度学习;学习活动;单元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5)05-00
【摘 要】在小学英语单元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课标关于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的有效途径。开展单元内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学生立足单元主题深入探究并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单元内综合实践活动引领着教和学方式的转型,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5)05-0054-04
【摘 要】小学科学综合探究室是一个有别于科学实验室的场所,建设科学综合探究室要以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为导向,注重打造丰富且有结构的物理环境和适合儿童自主建构知识及交往学习的人文环境。 【关键词】小学科学;综合探究室;物理环境;人文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5)05-0058-05 【作者简介】王家友,江苏省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山阳
【摘 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不断强化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精心统筹设计综合性课程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指引。教师可在设置学习问题、构建情境课堂、聚焦任务创设、推进评价量化中融合多学科知识,促进美术教学的深度发展。 【关键词】美术课堂;学科融合;中国“线”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5)05-0063-04 【作者
【摘 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课程的综合性与关联性,提倡通过项目式学习打破学科界限。江苏省涟水县幸福里实验小学的“面塑树人”特色课程“虫虫虫”,是跨学科学习的样本,课程中的探索昆虫世界、追溯虫的起源、构想虫的未来等项目式学习活动,能够引导学生经历审美探究与审美建构,实现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创新表达。 【关键词】非遗文化;面塑课程;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中图分类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优化课程内容结构”“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要衡量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过程和成果质量,离不开评价。基于AaL理念对跨学科主题学习展开评价,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AaL理念;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
【摘 要】儿童问学课堂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启发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学生的问题为基点,整合与优化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从而促进思维的进阶与发展。 【关键词】儿童问学课堂;自主学习;主动提问;思维进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5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考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5)05-0081-02 【作者简介】张学青,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吴江学校(江苏苏州,215222)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小学中、高年段的语文阅读课占比很高。然而,在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时,学生试卷上失分的重灾区往往在“阅读理解”上。这不由得使人深思:我们
【关键词】个体语言经验;职业体验;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5)05-0083-02 【作者简介】朱尧,南京市月华路小学(南京,211100)教师,一级教师,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管理先进个人。 个体语言经验是“一个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朗读、会话、演讲、写作的外显技能和主动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习惯的内在品质的总和”[1],是获得于
【关键词】生活作文;理念探索;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5)05-0085-02 【作者简介】颜红华,江苏省建湖县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江苏建湖,224700)校长,高级教师,全国教科研先进工作者。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作品往往缺乏真实感和深度,内容空洞,难以触动人心。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支撑
【关键词】小学数学;五育融合;德育润心;智育启思;体教融合;美育育情;劳教相长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5)05-0087-02 【作者简介】赵远,江苏省徐州市凤凰山小学(江苏徐州,221001)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五育融合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小学数学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数量关系”主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5)05-0089-02 【作者简介】1.王安民,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江苏盐城,224001)副校长,高级教师;2.黄晶晶,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江苏盐城,224001)教师,一级教师。 “数量关系”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通过符号(
·人物档案· 周平健,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委办公室主任、校务管理中心主任,高级教师,南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南通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模范教师,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通市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南通市优秀教师,南通市教育系统“双带型”党员标兵。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主张以“指向高阶思维的小学数学审辩式教学”来落实学科育人价值。
【关键词】审辩式思维;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5)05-0095-02 【作者简介】赵建华,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工委(江苏南通,226010)副书记,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2014年暑期,周平健老师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到南通经济技术开发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教育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人工智能?我能在学校里有效地使用它吗?哪些工作最适合由人类智能完成,哪些工作最适合由人工智能完成,我该如何将这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我和我的学校应该如何为人工智能做好准备?在《给教师的人工智能教育》一书中,你可能会找到答案。本书由国际人工智能教育学会会长、伦敦大学
融媒时代下,我们该如何实施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在《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25年1月刊专题“区域实践视角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融媒时代的创新与挑战”中,以南京市建邺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张蓉老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从区域实践的视角呈现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该组文章的学习,我感受到了语文跨学科学习在建邺区落地生根的勃勃生机,同时也认识到,我们要积极呼应时代之需,通过重建学习空间、重组学习内容、重构学习
刘冰,南京市六合区蒋湾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京晓庄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拥有19年的乡村教学生涯、30余年的专业发展及教师培养经历,在“基于课堂教学情境的文本解读”及“儿童立场故事习作课程建设”领域提出了独特见解并付诸实践,2017年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 做一名良师,做一个为孩子们摆渡的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