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教、学、考有机衔接,以形成育人合力。在此要求的指导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与学应着重从三个维度入手:设计要“活”,学习要“慢”,思考要“深”。文章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高中数学课堂教与学进行了实践性思考。 [关键词]教与学;活设计;慢学习;深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三新”教育改革要求高中数学教学聚焦新课程、研究新教材、全面提升素养,以应对新高考。变式教学作为一种适应这一需求的创新教学模式,有助于数学课堂从“知识导向”向“素养本位”转型,进而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关键词]变式教学;“三新”背景;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作为章节起始课,问题设计需体现大单元教学理念,注重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探究椭圆概念及推导椭圆标准方程时,应以问题为导向,融合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问题导学;核心素养;椭圆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文章从一道柳州市数学统测试题入手,探究了圆锥曲线中与向量的数量积相关的定值问题,并类比推导出圆锥曲线中的相关结论,最后从不同角度编拟了练习题。 [关键词]圆锥曲线;定值问题;探究;推广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5)02-0010-03 圆锥
[摘 要]高中数学中,导函数多变量问题常见且复杂。这类问题不仅考查基础知识,还对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有较高要求。文章探讨高中导函数多变量问题的解题策略,通过案例分析、方法总结及技巧提炼,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此类难题。 [关键词]导函数;多变量问题;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在二次函数问题中,常涉及特殊角度、倍角等,要求学生求解点的坐标或者判断其存在性。文章结合四个例题,对二次函数中与角度有关的四类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师生专题复习提供启示。 [关键词]二次函数;角度;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5)02-0
[摘 要]文章结合典例和变式,分类探讨“类周期”函数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能力和数形结合思想,同时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类周期”;函数;类比;数形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5)02-0020-03 对
[摘 要]数列求和是数列问题中的重要题型之一。文章结合几个典型例题,探讨分组求和法在数列求和中的运用,旨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分组求和法;数列求和;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5)02-0023-03 数列
[摘 要]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中考数学的必考知识点,其中含参问题较为常见且难度较大。文章结合典型试题,对四类常见的二次函数含参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关键词]二次函数;含参问题;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5
[摘 要]初中数学中与圆有关的问题蕴含丰富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技巧,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逻辑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至关重要。文章以初中数学中与圆有关的问题,探索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解题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解题;初中数学;圆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 要]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开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发布,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评价方式,也相应地进行了变革。在教育部政策的引导下,实现省级统一中考成为中考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贵州已率先实施了两年。基于此,文章针对2023—2024年贵州中考物理试题进行宏观统计分析和典型例题评析,归纳分析贵州中考物理试题的命题特点,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贵州中考
[摘 要]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对于学生认识物理世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将原先的“科学探究”改为了“实验探究”。然而,现有的实验内容仍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需要教师开发更具趣味性和创新性的实验——趣味竞赛实验。文章结合四个具体实例详细阐述趣味竞赛实验的设计原则与实际用途。 [关键词]趣味竞赛实验;中学物理;案例;设计原则
[摘 要]科学探究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之一。初中物理强调科学探究作为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提问有依据、猜想有证据、设计有方法、改进有办法”的科学探究途径,以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师应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直面困境和解决问题,以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 [关键词]问题解决;科学探究;浮力 [中图分类号] G633.7
[摘 要]受周围环境和生活经验的影响,初中学生在接触物理之前已经对物理现象形成了具体的认知,即前概念,这些前概念有的正确,有的不够完整,有的甚至完全错误。前概念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文章以“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教学为例,将微课数字化资源的利用作为转变学生前概念的契机,探究了促进前概念转变的“五步法”微课教学设计模式。 [关键词]前概念;微课教学设计模式;力和运动的关系 [中图分
[摘 要]文章旨在构建融合课程思政内容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并探索二者融合的普适路径。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一节“圆周运动”为例,通过运用小组合作、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强调课程思政与核心素养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圆周运动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摘 要]核心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着力点,对探究活动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为了助力深度探究并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文章深入探讨了如何设计与提炼核心问题,并提出了五个具体策略:一是潜心研读教材,整体把握,在关联处凝练;二是基于学生经验,引发冲突,在需要时质疑;三是学生主体发问,亲历发现,在困惑处创生;四是设计辅助问题,适当取舍,梳理问题序列;五是注重实践操作,尊重差异,课后反思优化。 [关键词]核心
[摘 要]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入思维导图,设计多种形式的思维导图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导图的构建和分析,可使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并强化其应用,促进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有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导图;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摘 要]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跨学科主题教学凭借独特的学科融合性和实践操作性,日益彰显出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初中化学教育领域,跨学科主题教学通过多样态的融合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更能够显著提升他们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章从“易学”“趣学”和“深学”三个维度,深入探讨初中化学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多样态融合;跨学科主题教学
[摘 要]铝热反应属于典型的放热反应,其实验现象非常明显,能够直观展现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然而,该反应过程过于剧烈且耀眼,使得反应中的热效应难以被直接观察。而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对铝热反应的过程进行直观展示。文章通过对比打火机、火柴、酒精灯、镁条燃烧及铝热反应的热成像图,探究不同物质燃烧背后的热效应差异,以获取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真实有用的信息,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手段和对比
[摘 要]文章以人教版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为例,探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读—研—悟—做”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该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读”生命现象,“研”生命规律,“悟”社会责任,“做”生活实践,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和实践。同时,该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聚焦于培育和发展学生的生物
[摘 要]深度学习注重批判理解、强调信息整合、促进知识建构、着意迁移运用、面向问题解决,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与“基因”这一核心概念相关的教学中运用SnapGene软件,可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实现对基因、蛋白质、基因表达、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工程等知识的结构化理解,进而提升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SnapGene软件;高中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
[摘 要]随拍课程资源主要是指由同一所学校的师生在漫步校园、居家生活、徒步旅行或返乡探亲中,用智能手机随手拍摄的可用于教学的相关事物的照片及短视频资源。文章结合初中生物学教学实例,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利用随拍课程资源构建生物学有效课堂。 [关键词]随拍课程资源;有效课堂;真实情境;初中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涯教育,是一项既具创新性又富有实践意义的教育举措。此举有助于学生更明确地了解生物科学在职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与发展前景,并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探索热情。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生物科学领域多元化的职业选择以及相应的专业素养要求,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个人职业规划紧密相连,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目标导向性。这一教学实践不仅符合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还为教师提供了深入反思和不断
[摘 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而具有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型人才能够产生原创性科学想法、攻克引领性科技难关的重要前提,因此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具备批判性思维的优秀人才。文章以“特异性免疫”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借助前沿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借助问题情境促进主动探索,借助生活情境促进知识延伸,借助议题情境推动深入思考,以期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情境创设;批判性
[摘 要]文章以“DNA的结构”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设计基于APOS理论的概念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活动或操作阶段、过程阶段、对象阶段和图式阶段,实现对概念的理解与同化,最终将其纳入已有的概念图式中。 [关键词]APOS理论;DNA的结构;概念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为了将劳动教育与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可创新性地利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的劳育素材,引导学生从日常种植中发现问题,并以小组合作实践、翻阅资料等方式,开展一系列项目式探究实验。此外,还可通过融合化学、数学等学科知识,完善学生对土壤动物及其丰富度的认识,进而丰富学生的蔬菜种植理论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实现实验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基于上述背景及依据布鲁
[摘 要]文章围绕数字化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学为例,在解读数字化实验内涵的基础上对数字化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并基于全过程教学理念,从课堂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论述数字化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优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在促进生物课堂教与学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数字化实验;初中生物教学;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摘 要]新课标强调探究实践的重要性。科学教材中的“探索活动”栏目本应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但目前教师往往局限于让学生通过活动积累经验,关于活动在促进理解、满足创新需求以及创建最近发展区等方面的价值研究却相对较少,实际应用也不够广泛。因此,分析理解并深入探讨活动的不同层次与维度,有助于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掘和发挥活动的价值。 [关键词]课堂活动;价值;理解;初中科学 [中图分类号]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