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语是教师笔端常见的文字,也是融入教师教育生命的特有语言。它是教师对学生学习及品行的评价载体,也是构筑师生关系的有效媒介。有温度的评语,集肯定、激励和期待于一体。 智慧地用评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态度,既是教师的必备职业素养,也是教师把握良好教育契机的有效途径。教师不能小觑评语的力量。 用笔尖传递教育的温度,是评语功能的诗意化表达,需要教师从三个维度突破。 首先,对始于笔端的评语有敬畏之心。评语
编者按 教育叙事,是在讲教育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对故事进行感悟和反思,发掘或揭示隐藏于这些故事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相比于学术论文,教育叙事写作是一线教师更能驾驭的写作方式。 尽管教育叙事写作更贴近一线教师的工作实际,但真正动起笔来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有的教师不知道该写什么,对文章主题没有清晰的认识,一提笔就是“爱”这类大而笼统的主题;有的教师不
教师,本就是一个充满故事的职业,尤其是班主任这个岗位。故事只有被讲述、被表达、被公开、被传播,才更有力量。所以,教师一定要学会讲故事。 从“教育写作”到“生命叙事” 不少教师一谈起写作就头疼。但实际上,写作不是要求教师成为作家或教育专家。在互联网环境下,教育叙事写作已经成为教师的日常表达方式。微信朋友圈、简书、美篇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教师自发记录自己的感想,写下或长或短的班级管理日志、小故事
对教师来说,写作是一项性价比很高的投入。一方面,通过写作,教师可以更好地梳理教育方法,深入思考教育问题,为后续的教育工作积累经验。另一方面,文章成功发表能够增加教师的学术成果和影响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在学校从事科研工作,我常常和老师聊起教育叙事写作,梳理了几个共性问题,希望对想写作的教师有些许帮助。 “我感觉没什么可写的,都是一些小事” 万事开头难,很多教师其实被搁浅在了“写什么”的问题上。
对很多教师来说,教育叙事是教育写作的入门选择。但是在实际创作过程中,教师会有很多困惑,比如,从哪里找素材、如何使故事更生动、如何提炼观点等。根据多年写作经验,我想告诉各位老师:在实践中深耕,在写作中深思。 立足实践,深挖素材 教师撰写教育叙事时,首先要回答“写什么”的问题。什么可以写?什么值得写?什么是写得好的?教师的工作日复一日,但如何在忙碌之余找到值得记录和思考的东西呢?我们可以从以下3个
作为一名从教32年的老教师,我写过不少教育叙事,也积累了一些写作经验。我认为,要想写好教育叙事,关键是树立读者意识,即在写作时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这篇文章的读者,我喜欢这篇文章吗?我能从中学到什么? 教育过程要真实 教育叙事应当力求真实。一是教育过程要真实,教师要写自己和学生的故事,或者写身边的教师和学生的故事。只有真实发生过、亲身经历过、亲自实践过,教育故事才更鲜活,探索出的教育经验才更科学。
教育叙事来源于教师的日常工作,关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冲突,用讲故事的方式传达作者对教育的思考。教育叙事写作不仅能帮助教师及时反思日常的教育是否科学合理,还能提炼出教师个人的教育策略与特色,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选择的教育叙事的主题和内容非常丰富,既可以写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成功案例,提炼、分享成功的经验,又可以写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失败案例,呈现失败后的反思或者新的解决思路
如何写好教育叙事?我以自己撰写《三尺讲台,延续爱》(发表在《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23年第4期)一文的过程为例,谈谈我对写好一篇教育叙事的思考。 选题:拨开云雾见天日 不少教师在写作前都有这样的困惑:和孩子们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提笔却不知道该记录、挖掘、思考哪些事情。我也不例外,最初选题时,我也不知该从哪里入手。于是,我先罗列出自己在这几年的班级管理中和学生发生的故事,然后进行分类:有教育智慧
初见湖北省第八届“新锐班主任”、武汉市江夏区第一初级中学教师肖翠,我们很难相信她是一位有近18年带班经验的“老”班主任——青春洋溢、有朝气。 “我们学校每年年底都会由学生投票选出‘最喜欢的老师’,没有班主任当选,但我是一个例外。”提到这件事情,肖翠颇为自豪。“但是,我也不是一开始就受学生喜欢的。我认为,把班主任工作当成一种乐趣,和学生的关系才会变得更加融洽。” 问及怎样解决班级问题,肖翠在讲述
在种植课程中,幼儿参与播种、除草、施肥、浇水等,耐心照料植物、认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主动学习种植知识,并通过劳动收获美味的果实,劳动教育的作用自然凸显。 种植课程的价值 1. 丰富幼儿园劳动教育内容 在传统的劳动教育模式下,幼儿园的劳动实践活动内容简单、趣味性低、实效性差,很多幼儿比较抵触、厌烦,并且注意力很难集中,持续时间不长,无法完整地体验劳动过程,实际劳动教育效率低于预期。基于这些现
撰写学生的期末评语是一项常规工作,也是一度让我抓狂的工作。刚参加工作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写的都是严肃的“模板化”评语,比如,“该生遵守校纪班规,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劳动,热爱运动。望上课积极举手发言。” 多年以后,我在整理学生档案时看到了这种评语,一股挫败感油然而生:原来我只是一个面目模糊的路人甲。这种“模板化”评语没有温度,没有情感,会破坏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班级归属感。 后来,我
十余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致力于探索有效融合家校社育人力量的方法,形成了“三长引路”模式,让学生的成长底气满满。 师长领航:“一生一案”见证成长过程 “一生一案”指教师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全面了解、分析每一名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能力、发展潜能、心理状态等,以“成长档案袋”为载体,记录、汇总学生阶段性的成长数据,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支撑。 1. 以座右铭为纲领,积蓄“内能” 担任班主任以来
佑佑是一个有“拖延症”的孩子。低年级的课堂作业不多,大多数孩子10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可佑佑每次拖到放学都做不完。我只能让他把作业带回家做,第二天再交。 这样的情况出现多次后,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课堂练习时,我请佑佑坐到我身边,希望他能在我的陪伴下尽快完成课堂作业。他看着作业,一动不动。我问他原因,他也不回答。我猜想,可能是不会做,便指着一道相对简单的题请他先做。这次他捏紧了笔,手慢慢地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数学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组间竞赛。前三名小组的成员可以获得小红花。一段时间以来,学生乐在其中,班级也没有不和谐的声音。 一次比赛结束后,我正准备发小红花,只见小凯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刘老师,我觉得以小组为单位比赛一点儿也不公平。我们组的小明每次都拖后腿,害我们组老是得不到小红花。”这个小组的其他同学也小声赞同小凯的话。 我站在讲台上环视四周,48双眼睛齐刷刷地盯
幼儿园环形养殖场有两只萌兔,一直是全园的宠儿。养殖场周边有一块萝卜地,种了12种萝卜,孩子们经常三三两两地观察讨论,给萌兔吃它们最喜欢的萝卜及干粮。 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游戏和偶发事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敏锐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关系。 兔子激发了小朋友的探索欲望,我们决定让幼儿观察、探究、讨论、发现,根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将学生的学习任务项目化,指导学生基于真实情景提出问题,并利用相关知识与信息开展研究、设计和实践操作,最终解决问题,并展示和分析项目成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为了充分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我们以PBL项目式学习为抓手开展科学区域创设活
语文课上,其他学生都拿出语文课本在读课文,只有小琦坐在座位上,什么也不干。我问他:“你怎么不读课文?”他说:“我忘带语文课本了。”这已经不是小琦第一次忘带课本了。 我问其他学生:“我们如果忘带课本了,该怎么办?” 小荥说:“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把书送来。” 小琦说:“我妈上班了,没在家。” 小刚说:“即使家长把书送来了,我们也下课了。” 小淇说:“可以到其他班去借。” 我肯定了小淇的说
听是一种能力,对于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节班会在大主题、小情境、小任务的驱动下,以“聽”字为中心设计了4个教学环节,3大闯关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听的重要性。通过互动游戏等形式,学生学习如何听,养成听的好习惯。 班会准备 教师:课件、故事音频、情景剧头饰、心灵成长单、成长能量站等。 学生:完成课前调查。 班会过程 一、热身游戏——初识听 指鼻子游戏:我说你做 师:鼻子、鼻
编者按 目标感是指一种以达成目标为导向的思维意识,也是人们成长的重要内驱力。当人们遇到困难时,能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努力,就是目标感作用的结果。学生缺乏目标感,做事就没有动力、没有计划、拖拉、不自律等。有目标感的孩子,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需要,可以建立自己的活动规律,对目标的实现有信心,即使暂时失败也不会自我否定。让学生成为有目标感的人,是班主任的一项重大课题。 我曾在绘本《青蛙和蟾蜍》中看到过
然然是班里的“小拖拉”,课堂练习跟不上进度,晚上做作业常常到11点,习作、家庭小练笔对他而言更是难题。然然妈十分焦虑,主动找老师沟通,希望得到帮助。其实在班级里,然然这样的孩子不止一个。为了解决“然然们”的问题,基于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管理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培养学生目标感的4个步骤。 对焦:化虚为实,促使目标可视化 OKR管理理论提倡专注于最关键的目标,确保资源和注意力得以集中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以下简称SFBT)认为,每个来访者都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班主任作为学校里最了解学生的老师,日常要树立学生知心人的形象,让学生愿意亲近班主任,有困惑或困难愿意找班主任寻求帮助。当学生缺乏目标感时,我们要接纳事实,注重正面评价,发现例外状态,以目标解决为导向,重复个案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促使学生在心理行为上逐步改变。 树立合理目标,明确方向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目标感,往往会出
学生缺乏目标感,做事就没有动力、没有计划。我们如何给予孩子恰当的支持,帮助他们确立目标呢?这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直到我读到了《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似乎拨开了眼前的迷雾。 我把执行原则转化为我们的教学用语。第一原则:聚焦最重要目标,即制订一个明确的目标;第二原则:关注引领性指标,即用“复习”代替“考试”;第三原则:坚持激励性记分表,即让每个人看到自己的进步;第四原则:建立规律问责制,即关注
在自媒体盛行的当下,某一热点事件发生后会在短时间内“刷屏”,似乎人人都是“话痨”。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会羞于与人打交道,原因是“社恐”。所谓“社恐”,就是社交焦虑。我就有这样一名学生。 个案概况 小影是一名四年级女生,偏瘦,性格内向,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小影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乡下生活,妈妈在外地打工,只有过年才在家里待几天。所以,母女之间的交流不多,感情也不深。小影6岁时,随妈妈到城里上学。妈
乔能俊 中学高级教师,“国培计划”项目专家,乔能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被评为“荆楚好老师”“湖北省优秀教研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五十余篇,各地讲学、执教公开课两百多场次。现为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教科院常务副院长。 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自认在教育孩子方面是行家里手,但随着女儿慢慢长大,有时也会感到力不从心。 有一次,我和女儿的同学聊天,故意问她们被爸爸打过没,她们很肯定地告诉我从来没有。
夏光清 南京市夏光清德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江苏省家庭教育名师,被评为“南京市首届德育工作带头人”“南京市第六届十佳家长”,获得“南京市行知教学奖”。出版家庭教育专著3部,发表文章一百余篇,开展家庭教育、班级管理讲座二百余场,百余集“家庭教育义诊”微视频被誉为“云宣讲的一面旗帜”。现为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实验小学班主任。 小泽读初二,跟父母到亲戚家做客。吃晚饭时,小泽妈妈喊:“别玩游戏了,快来
沈森晨 积木森德育工作室主持人,湖州市教坛新秀,浙江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小学组一等奖、浙江省少先队争章技能大赛一等奖。多篇文章在《新班主任》《班主任之友》《班主任》等杂志上发表,在各地讲座、执教公开课五十余场。现为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德育副校长。 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是《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的3大劳动内容。对小学生来说,参加日常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的机会
“段老师,怎么办?班上有几个女生给我起绰号,可难听了。”小文急匆匆地朝我走过来。我赶紧停下手中的笔,询问小文事情的经过。 “上体育课练习前滚翻的时候,因为我有点胖,翻不过去,有几个女生就给我起了个‘河马’的绰号,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她们这么叫我!”小文一股脑儿地把委屈全都告诉我。 “这几个女生给你起绰号确实不对,我先了解一下情况。”上课铃响了,我不动声色地走进教室,故意沉着脸不说话,面无表情地看着
星期三早上,小睿难为情地走进办公室,眼含泪水小声地对我说:“李老师,小刚让我把荧光笔送给他。如果我不答应,他就会把我的小秘密告诉其他同学。”小睿、小刚两人平时形影不离,这让我感到非常疑惑。随后,我找来小刚,小刚却告诉我:“平时小睿比较好说话,我以为他不会介意的。” 小刚的话让我意识到,欺凌往往发生在一些“看起来比较好说话”的学生身上。这些学生要么性格内向,要么缺乏自信,要么胆小怕事,要么社交圈子
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会有关于课间10分钟的美好画面:下课铃响起,学生争先恐后地冲出教室,到操场上自由地玩耍,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对于学生来说,在刻苦学习的同时,需要一段自主活动和交流的时光。在这10分钟里,学生可以劳逸结合,放松身心,缓解学习上的疲劳,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投入到下节课的学习中。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课间的校园变得不再热闹,操场上再也难见学生活动的身影,“课间圈养”现象让家长心
针对“课间10分钟被约束”的问题,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指导地方和中小学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规定,坚决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而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同时,将指导地方和学校科学实施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把安全事故风险降到最低。这与我正在实行的趣味课间的初衷不谋而合。因此,我想将我们的课间“10分钟变奏曲”与各位同行分享,共同探讨。 “小博,你
学科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学段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要素,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链接,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性学习提升核心素养,实现知行合一。 笔者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为例,谈一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融入德育内容,实现语言与精神共生。 内容选择,凸显传统文化教育 《神州谣》是一篇篇幅短小却内涵丰富的歌谣,赞美了祖国壮美的山河、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
近些日子,我与学校初中部老师一起阅读《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这本书。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有3个理由:第一,接地气,讲的就是教师身边的小事;第二,有启迪,作者看待事情的角度和处理棘手问题的方法独特,值得年轻教师学习;第三,很生动,以故事为主,可读性强,是教师开展教育叙事写作的蓝本。作者关承华曾是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教师,从教32年,担任班主任、年级组长27年,所获荣誉很多,但最令她自豪的是自己所带的学生
儿童的学习品质是在参与性、体验式活动中体现并培养的,而游戏正是一种具体的参与性活动,它能让儿童获得多元体验,是培养儿童学习品质的基本活动。同时,儿童的学习品质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因而,在具体的游戏中评估儿童的学习品质既有助于挖掘游戏的深层价值,更是培养和提升儿童学习品质的有效途径。 如何评估儿童的学习品质?首先要获取儿童的发展信息,评估工具的编制是获取和收集儿童发展信息的主要手段。编制评估工具是从
情景再现 小涵性格直爽,脾气也火爆,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美术课上,老师让大家以身边的同学为素材创作一幅漫画。不少同学都以“生气的小涵”为主题绘制漫画。当老师让大家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时,只见漫画上的小涵,要么嘴巴气得歪到一边,要么眼睛瞪得像铜铃,要么鼻子眼睛皱成一团……看到这一张张丑陋的画,小涵的情绪一下子爆发了,当堂就号啕大哭起来。 如果您是美术老师,该怎么办? 美术课上,不少同学选择以“生
上述案例,从小涵的角度来看是情绪失控的问题,从同学的角度来看是不够友善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我用以下4个步骤去解决。 共情化解愤怒——发现“真实之美” 遇到这样的事,先找到小涵单独谈话,安慰第一。 老师:小涵,看到自己歪嘴斜眼的样子是不是很不高兴? 小涵(有些难过):嗯。 老师:老师很能理解。如果别人这样画我,我也会难过或生气。但是在艺术的殿堂里可不一样。来看一下老师女儿画老师的样子,
看到班上那么多同学都画了丑丑的自己,小涵内心的认知被强烈冲击了。原本认知里的那些所谓“直爽、厉害”带给自己的满足与快乐一下子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难看、讨厌,小涵承受不住内心涌起的委屈,一下子就号啕大哭了。 此时,不是老师简单批评几句,或者口头安慰一下小涵能平息的。既然大家选小涵为素材,既然小涵本身也还有诸多不足,不如抓住这个机会,用美学来帮助学生重塑自己。 著名心理学家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