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依依》是统编教材修订版七年级上册新增的课文,这是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的散文名作,曾入选洪宗礼主编的苏教版语文教材。2024年8月8日,我跟随胡根林老师,有幸拜访了于老师,向她请教了很多困惑,其中涉及这篇课文如何解读与教学的问题,特意梳理出来,期望给大家带来思考和启发。 潘:于老师好,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新增了一篇您的散文名作《往事依依》。这篇文章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能介绍一下写作背景吗?
摘 要 语文大概念是当前语文研究的热点话题,但遭受诸多质疑。我们如何看待语文大概念,成为语文课程改革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在价值层面,语文大概念契合核心素养之需,追求精要的课程内容,构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推进知识的迁移与进阶,实现课程内容的整体架构。但语文大概念又面临知识闭合、知识中心而非学生中心、实践难为等困境。从语文课程史与语文现实困境的角度,我们应当将语文大概念作为一种理论尝试。 关键词 语
【编者按】 主持人:荣维东 西南大学教授、博导 西南大学语文研究所所长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正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为写作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本期《中学语文》“新写作教学”栏目,我们特别精选了三篇文章,分别从初中、中职和AIGC作文能力评价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AIGC如何赋能写作教学,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首先,于洪盛与荣维东老师的《关于生成式人
摘 要 职场应用写作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专题教学内容之一。中职语文的职场应用写作教学应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思想,形成立体的写作思维,从而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基于AIGC 教育背景,结合中职职场应用写作教学案例,提出运用AIGC技术创建真实写作情境、提供规范写作支架、分层评价突破写作难点三条具体实践路径,以提效中职语文职场应用写作教学。 关键词 AIGC 中职语文 职场应用写作 生
摘 要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特别是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时代,研究者不断关注人工智能在中文写作中的能力和表现。尽管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的语言处理能力不及人类,但这一观点缺乏实证支持。为此,本研究选取人工智能生成的作文与人类学生作文作为样本,邀请具有丰富高考阅卷经验的语文教师进行三轮评判,评估ChatGPT的中文写作能力,并测试人类专家识别人工智能作文的能力。结果表明,Cha
摘 要 教学目标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起点,直接决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成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既要体现“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正确价值观”,还要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强调教学目标的达成性、整体性和进阶性。基于这些要求,其实现路径可确定为:依据课标教材,找准学习核心;依据问题整合,定位基本问题;依据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依据课程标准、单元导语和单元学习任务等内容,
摘 要 发展逻辑思维,是语文学科课程目标之一。日常教学中的逻辑参与活动,时有形式化倾向。切实发展逻辑思维,须有严谨的教学设计。理据研判,是逻辑参与的基础和前提;规则剖析,是逻辑参与的核心任务;奥义探寻,是逻辑参与的深层目标。 关键词 逻辑思维 语言规律 逻辑规则 逻辑参与活动时常不可避免地呈现于语文课堂,但怎样才能用以切实发展逻辑思维,却是棘手问题。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提
摘 要 演讲是表达与交流的重要形式,校园为演讲提供适切的平台。校园演说家课程期望通过整合演讲教学资源、构建演讲教学课型以及优化演讲教学组织形式,促进演讲教学课程化,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 演讲教学 整合思维 课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四学段目标中提出“能作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育人导向下的校园演说家课程
摘 要 空间介绍特点的事物说明文本教学需要立足单元视野,关注编者意图,同时创设真实情境,在一个“点”上品味,在一条“线”上游走,在一个“面”上荡漾,以点串线,以线织面,从语言文字走向文脉、文气,促进学生入境、融境。 关键词 大单元 文言文 说明文 点线面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课文《核舟记》与八上第五单元的《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梦回繁华》相类似,是
摘 要 “双新”背景下语文教学应注重落实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培养,相对应地,语文课堂教学也应摆脱传统样态。“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带动其他三个核心素养的核心,其培养策略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学习情境、任务驱动和实践活动三者的有机融合是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改变传统课堂样态的路径之一。笔者以《雷雨》和《祝福》两
摘 要 言语交际要遵守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等会话合作原则,发话者有时会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中的某一准则,对于受话者来说,它就成了言外之意的推理信号。言外之意的推理包括把握语面意义、寻找相关的语境因素、演绎式推理等几个重要环节。可以从这一角度推理《老王》一文中会话的言外之意,探究“愧怍”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 语用学 言外之意 《老王》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言外之意是发话者没有用语
摘 要 劣构问题有一个或者多个问题要素不清楚、不稳定,有多种解决途径,能引起强烈的认知冲突,需要学习者表达个性化的观点或想法,因而能将思维引向深入。借助劣构问题,能提升议论文的深刻性。实施策略为:分析作文题中的构成要素,构建劣构问题;明确条件、添加限制、理清关系,多角度审视并回答劣构问题;关照现实,在现实情境中回答劣构问题。 关键词 劣构问题 构建问题 回答问题 关照现实 当前,高中生议论文写
摘 要 近三年,高考卷作文不断增强对思维深度的考查,增强思辨训练有助于提升考场写作议论深度。首先是材料内在逻辑层面的思辨,明晰材料关键词与语句的内在逻辑,把握语句关系;其次是概念层面的思辨,找准材料中的关键概念,辨析概念含义、概念间的关系;最后是思维方法层面的思辨,借鉴《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供的“思维方法”的运用指标,从多个角度进行联想与思考。文章以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及两道模拟作文题为例进行方法讲解
摘 要 以2024年新课标Ⅰ卷作文题及对应下水文为例,以学业质量标准所要求的“思维进阶”为评价基准,从审题、布局、语言三个维度架构高考作文思维进阶的底层逻辑,揭示行文的本质原理,运用思辨论证精准审题、缜密逻辑精准布局、句式论证精准表达,让考生学会在特定的任务情境中,运用知识完成写作任务,从理解“思维进阶”,到完成自身的“思维进阶”,进而提升考生写作关键力。 关键词 思维进阶 高考作文 底层逻辑
摘 要 培养初中生写作思维认知能力,对底层逻辑的构建是重中之重。当前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基本思路杂乱、逻辑框架混乱以及思维模式单一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写出充满真情实感与自主创造性的作文。重视底层逻辑是初中生写作思维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它立足于思维认知能力的培养,写作思维认知能力底层逻辑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基本思路、逻辑框架和思维模式上探索,
摘 要 学生是否应该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否应该是课堂的主导?皆取决于学情、教情及文情,唯有如此,才更可能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与规律。而恪守教学实际,遵循教学规律,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两翼及应有生态。本文以杨胜利老师《因人顺境言妙语,内里逻辑巧贯通——探讨〈红楼梦〉中人物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语言表达逻辑》课例为据,探讨“三新”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话题,以期梳理清楚“主体”与“
摘 要 “学术论著专题研讨”活动设计与实施,具有深度学习的显著特征,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文章基于高二学生实际,开展“学术论著《谈美》专题研讨”深度教学实践发现:通过确定研读方案、展示阅读样章、提交研读成果、撰写学术小论文等具体活动,能够实现深化理解、掌握技能、实践创生的深度学习,能够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尤其是学术能力的培育提供发展平台。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活动设计 《
摘 要 经典作品的解读往往有多种角度、多个层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贯彻立足核心内容,定位关键信息,以点带面、纲举目张的阅读方法,为学生呈现主干明确、支线清晰的思维路径。以《石钟山记》为例,从“考察游记”的核心内容中,定位“独”这一关键信息,以此展开对文章结构、人物形象、文章内容等方面的解读。 关键词 关键信息 《石钟山记》 语文阅读 《石钟山记》不是游记,而是“考察游记”。这篇“考察游记”不
摘 要 文章旨在通过分析高考语文试题设计与学生信息处理方式之间的关系,以试题类型、语言背景、试题情境、知识映射等因素为切入点,探讨其对“学习掌握”这一高考评价体系重要指标的理解,并研究试题对学生信息处理策略的影响。通过深入研究,可以为高考语文试题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教育者更好地设计试题,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高考语文试题设计对学生信息处理方式的
摘 要 以2024年高考全国卷语用题为例,从词汇、语句、语篇三个方面研究高考语用题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运用考查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以及它给我们教学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思维发展与提升 高考语用题 词汇 语句 语篇 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文字运用能反映和衡量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摘 要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教学评价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也遇到许多现实阻力。文章基于增值评价,进行课堂“四级三境”教学法的积极探索,在有效透视语文课堂问题的同时,通过“共时语境”“历时语境”两方面,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具体框架设计及实施策略。 关键词 增值评价 “四级三境”教学法 外国文学教学 作为舶来品的增值评价,虽然真正进入我国教育评价视野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但在基础教育领域已然形成
摘 要 语言文字运用板块是高考语文试卷中题型灵活多变、内容丰富多样、常考常新的板块。文章主要从以下两大方面来探讨:近三年高考语用真题的考查研判(突出语文特质、命题素材来源更加广泛、命题形式注重情境性下的多考点轮动、教考衔接、增加主观题表达份额、打破文体壁垒,强化大学科思维);复习指导策略(理念指引、夯实基础、回归教材、紧贴文本与情境运用)。 关键词 高考语用题 命题规律 备考策略 对于高考语文
摘 要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复习课存在着种种缺憾,导致复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基于多年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高效复习课必须以把握各类题型的内在规律为核心,因为做题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收获重在解题规律而非题目答案,提升须靠学生自悟而非教师灌输。基于此,我们主张基于“举三反一”领悟类题规律,依托“适度强化”印证类题规律,在“举一反三”中活用类题规律,真正实现复习课科学高效。 关键词 规律 焦点 复习课 初中语文
摘 要 《孔乙己》用质朴隽永的语言表达出深邃的思想,形象描述与辩证思考相结合的思维可塑造学生的思维;人情味的流露可培养学生文学审美,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 关键词 孔乙己 教学 价值取向 《孔乙己》是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描述了深受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双重毒害的悲惨人物孔乙己。在《孔乙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揭示并批判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还要对其教学价值重新进行定位,从语言、思维
摘 要 “学科大概念”的提出给一线语文教学指明方向,但课程标准中却未见一处提及“学科大概念”。文章认为萃取学科大概念必须指向核心素养,尤其是四大核心素养的基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取舍要符合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品文达意,能够有效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 学科大概念 核心素养 语言 当今语文教坛,流派林立,“青春语文”“真语文”“绿色语文”等如笋丛生,盛况非其他基础教育学科可比,
目前,大概念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但究竟什么是大概念?语文学科有大概念吗?如何提取语文学科的大概念?基于大概念的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哪些不同?如何进行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设计?浙江大学刘徽老师的《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2022年3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聚焦大概念,以学理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课程—单元—单课”的下沉通道,从而真正将素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丰富一线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