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记忆作为一个国家世代相传、不断延续的集体记忆,也是一种文化认同。校园足球文化是足球相关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综合。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对足球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重拾历史文化的记忆,以浓厚的足球历史文化记忆浸润校园足球文化,探寻校园足球文化与学生观赛礼仪文化的耦合路径,以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浸润学生观赛礼仪的形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校园足球
摘要:为深入了解近十年来校园足球领域发展现状的整体情况,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样本,利用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14年至2023年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得出:在发文量方面,关于校园足球发展现状的研究成果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机构以体育院校和综合类院校为主,“单飞”模式多,整体合作少。研究热点针对以校园足球从识别和分析发展障碍向提出和实施解决策略转变,逐渐从基础问题探讨转向
摘要:研究旨在探讨中学校园足球“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实施和评价,以期提高中学生足球技战术水平,增强集体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研究采用实地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学习、训练、比赛、评价理念入手,从体现教育价值、增强集体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及丰富校园文化分析中学校园足球教学中实施的价值和作用;探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课堂学习、实践训练、比赛竞技和综合评价的有机结合。研究得
摘要:“五育融合”是在“五育并举”基础上构建的一种以整体性、多样性和科学性为特点的基础教育新理念。笔者基于这一理念,深入探讨足球教学与“五育”教育相融合的价值旨趣,分析当前足球课堂教学中“五育”教学的现实困境,提出将“德、智、体、美、劳”贯穿于足球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的实施路径,全面提升足球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实现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效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五育融合;足
摘要:笔者从体育学、社会学的角度,以四川省“贡嘎杯”青少年校园体育联赛足球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以“贡嘎杯”为重点的青少年校园体育联赛足球项目的竞赛管理体制、竞赛规程等内容,剖析省级青少年校园体育竞赛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建立与青少年学校体育健康发展和校园足球高品质发展双重目标的青少年校园体育联赛策略,以推动青少年校园体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摘要:体教融合背景下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成为校园足球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笔者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体教融合的层面对校园足球文化发展的价值进行挖掘,一是指引改革新方向,为学校体育发展提质增效;二是营造文化新氛围,为校园环境建设赋能添彩;三是拓宽足球新内涵,为深化校园足球铸魂强心。针对存在的发展困境,提出了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校园足球文化理论指导;深挖足球文化,优化校园足球文化配套设施;重视课程
摘要:笔者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对足球课程中规则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关系进行研究,明确规则意识和法治精神的概念内涵及其在足球课程中的表现形式,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反思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规则的意义,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构建足球课程规则意识,为体育与法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策略。 关键词:足球课程;规则意识;法治精神 随着社会法治化进程的加
摘要:笔者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逻辑分析等科学方法,从多个角度全面剖析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及价值,对校园足球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等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部分学校足球文化建设与教育体系融合度不高、学生参与度低与社会支持不足、校园足球赛事组织不规范、缺乏系统性的校园足球活动规划。建议加强体育强国建设,促进校园足球文化培养;强化家校合作,培养家庭足球文化;加强课程培训,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
摘要:校园足球是足球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构建校园足球课程体系,提出强化校园足球师资成长、优化校园足球教学资源配置与利用、深化校园足球普及与推广、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完善评估与反馈机制等实施路径,培养学生成为积极的足球参与者,全面提升其体育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校园足球;课程;体系构建;实施 足球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具有增强体质与磨砺意志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振兴足球成为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和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之一。2015年,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大幅度增加青少年足球人口的发展目标[1],进一步夯实中国足球发展基础。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旨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双减政策的实施,赋予了学校体育新的定位和意义。在此背景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依据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1]。足球项目活动内容设计应体现技战术学习的进阶性和连贯性,要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练基本技战术;根据技战术学练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创设活动情景;在教学中注重精讲多练的原则,增加球感练习和运动时间提高学生对已学动作技术的熟练程
2024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实施意见》,着重强调了校园足球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了校园足球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笔者调查发现,成都市龙泉驿区友谊小学校园足球开展存在足球教师缺乏、课程体系不全、学科交叉活动少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普遍存在于其他学校。《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在学练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设计专项运动技能的大单元教学,并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促进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连续学练,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1]。2024年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新时代校园足球要转变教学观念,推动教学改革,优化足球课堂教学结构,探索符合足球运
2022年9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校园足球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根本遵循。然而,在文献梳理和实践探索中发现,足球教学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课堂教学目标不够清晰[1]、教学内容设计针对性不强[2]、问题导入与情境脱离[3]等现象。“问题链”是以问题为导向,以情境为载体,以评价为诊断,指向问题解决和高阶思维培育的教学方法。笔者利用SOLO分类理论,通过“问”的情境激发
足球运动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其在学校体育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如何有效地教授足球技能并确保学生获得全面的学习体验是教育者面临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以单一的技能训练为主,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难以满足现代教育对多样化和综合性培养的需求。“学、练、赛、评”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这种模式强调“学”,即通过理论教学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足球技能和战术知识[1];强调“练”,即通过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持续改革和深化,足球教学逐渐成为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足球教学不仅在提升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更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然而,现有的足球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大多过于侧重学生的成绩或行为表现,忽视了课堂教学的
高中足球训练作为培养足球人才的重要阶段,其特点和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1]。当前,高中足球训练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一是高中生的学业压力较大,课余时间有限,足球训练时间严重不足;二是许多高中缺乏专业的足球教练员和完善的训练设施,导致训练效果难以保证;三是学生和家长对于足球运动的重视程度不足,制约了高中足球训练的发展;四是部分高中足球教练员在足球训练时仍然采取传统的训练方法,训练内容单一,缺乏灵活性
足球运动因其独特的魅力而深受全球无数人的喜爱。然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过硬的个人技术,更需要卓越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深刻的战略思维。传统的足球训练方式往往侧重于大场地、多人数的对抗,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队员的整体实力,但却难以保证每位队员都能获得充足的实战机会。在这种背景下,小场地训练应运而生,它通过创造一个紧凑的比赛环境,使得每位队员都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高强度的对抗,从而获得
在训练过程中,笔者观察到现有的校园足球场地器材训练效果较为单一,在训练实施中缺乏适用性及时效性,尤其是对传球、接球、射门等专项技术的训练,无法满足训练教学的需要。因此,笔者从综合的多种需求及课堂实用性的角度出发,设计制作了一种兼顾多种足球训练和课堂教学的足球传射回弹训练装置,不仅提高了队员的参与度和训练强度,而且方便教练员针对队员情况,调节训练的难易度,提高了训练实施效率及队员技术动作的质量。
《校园足球》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国家级期刊。《国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6-035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刊物号:CN10-1333/G8)。 1.要文要论。主要刊发校园足球有关政策、权威解读和落实情况跟踪报道;有关领导同志、权威专家的重要讲话、观点和研究。 2.理论探究。主要刊发校园足球基础理论、校园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