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但也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应当更好地认识与处理跨学科与专业化之间的关系,从而不仅可以将这方面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包括清楚认识积极从事跨学科阅读与研究的重要性,而且可以切实地防止与纠正各种可能的片面性认识和简单化做法。 【关键词】跨学科主题学习;专业化;交叉研究 之所以以“跨学科”作为直接的论题,
【摘 要】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对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与综合素养至关重要。文章以“弦外之音”项目为例,探讨数学与音乐融合的教学实践,展示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观念与创新意识。文章总结提炼了初中数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在主题选择、目标设定、任务设计上的有效策略:项目主题需兼顾相关性与真实性、趣味性与挑战性、跨学科性与多样性;目标设定需融合跨学科知识、学情信息、素养发展要求;任务设计需明确目标,注重层次递进,强调实践
【摘 要】围绕主题和载体进行循证研究是中式课例研究前期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有助于提升教师对研究主题和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避免后续重复劳动,鼓励教师实践创新,并帮助教师进入研究状态。围绕主题的循证研究,从行动逻辑上分为文献分析、面向师生开展调查以及采用多种方法多元举证等不同方式。围绕载体的循证研究可从代表性和启示性等不同的载体方向上展开。在进行主题和载体的循证研究时,教师需立足专业数据库和优质资源网
【摘 要】项目产品的设计是项目式学习的关键一环,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为了更好地设计项目产品,文章结合具体案例,提炼并阐述了在英语学科项目式学习中有效设计项目产品的四个关键策略:基于目标清晰导向,明确单元主题,提取项目产品所需的核心知识;基于真实问题导向,借鉴GRASPS框架,创设项目产品应用的真实情境;基于目标达成导向,设计多元评价工具,反思项目产品应用的效果;基于递进循环导向,坚持化
【摘 要】物理教学关键事件是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所生成的对物理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教学观点或教学主张。作为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节点,物理教学关键事件能够展现物理教学的内在逻辑与规律,提纲挈领地串联物理教学过程,有效改进物理教学的效果。文章结合三个物理教学案例,阐述了物理教学关键事件的生成性、本质性、创新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启示,为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物
【摘 要】语言大观念作为英语学科与大观念有机融合的产物,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二是增强学生的语言意识,三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新教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在编写理念上高度重视以大观念建构为指引,其中构建语言大观念成为其编写特色之一。文章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内容案例,对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教科书在内容编排上如何体现对语言知识大观念
【摘 要】当前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普遍存在读写脱节、任务情境缺乏真实性、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等问题。基于此,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新教材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读写结合板块。文章通过阐述新教材读写结合板块的设计思路和实施原则,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旨在为读写结合教学提供可参考的原则与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写作技能,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北师大版新教材;Writing Worksh
【摘 要】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众多,当前教材多以“倍拼折半”为主,在中国数学史上,数学家通过“出入相补”“以盈补虚”的方式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文章阐释了“出入相补”的内涵及其应用,分析用“出入相补”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教学价值,并给出应用“出入相补”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教学实践过程。 【关键词】三角形面积;出入相补;空间观念;推理意识 一、引言 三角形面积是小学数学面积学习的重要内容,推导
【摘 要】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分辨使用分数除法的情境、理解分数除法运算的意义、分数除法运算程序的逻辑依据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文章通过对分数除法使用的“颠倒相乘”操作程序进行追本溯源,指出“齐同术”成为分数运算的“算之纲纪”,在获得“颠倒相乘”的过程中,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乘法结构、分数的“单位1”与逆元成为概念核心,统领了分数运算的意义。数学史启发下的分数除法运算教学对“颠倒相乘
【摘 要】在教育教学领域,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习作教学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唯有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功能与习作教学需求相契合,才能最大限度运用人工智能服务习作教学。文章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为例,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习作教学的模式,指出在学生习作的不同阶段,人工智能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写作前的准备阶段创设童话情境,在写作指导阶段创设写作情境,在独立写作阶段搭建习作支架,
【摘 要】数字阅读素养是新媒体时代高中生必备的素养之一。多模态语篇是数字语篇常见的形态,能为学生数字阅读素养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文章在分析高中英语教材中多模态语篇呈现方式的基础上,探索利用多模态语篇提升高中生数字阅读素养的策略,以期为高中生数字阅读素养的提升创造条件。 【关键词】数字阅读素养;多模态语篇;数字语篇;阅读能力 一、引言 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日益成为国际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指标[
【摘 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重要精神,也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当前基于中小学一体化角度进行系统思考的教学研究还比较少,仍停留在“喊口号”、浅表化、碎片化、不聚焦等层面。文章以生态文明主题为例,从“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四个维度出发,深度探讨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主题教学的实施路径,从而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课堂聚焦·专题:《乡土中国》阅读教学】 编者按:《乡土中国》的教学有两大难题,一是学术著作阅读的陌生感,二是脱离当代生活的隔离感。这两大问题是教师必须面对的挑战。本专题推出的三篇文章从不同侧重点出发,尝试在学术著作的教学中找到一条由浅到深、由文字到生活的教学路径,让学生在领略深邃思想的同时产生自己的思考,重新审视现实生活,找到抽象理论与具体事件间的切实联系。 【摘 要】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
【摘 要】《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关键概念不能解释清楚也无法形成系统,更不能培养联系实际、以思辨的眼光看待书中事例与现实的能力,因而学生对这本经典著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思辨性阅读《乡土中国》整本书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以《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名实的分离》三篇的联读教学为例,通过“‘比读’互释,分析核心概念”“批判质疑,统整概念体系”“对话现实情境,辩证评估概念”的思
【摘 要】从过去到现代,“家”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经历了动荡与巨变。以“家”这一学生熟悉的概念为切入口,教师依托微信家庭群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个人体验中辨析、理解《乡土中国》中《家族》一章,并在当代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尝试解决新问题。任务群的设计,意在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掌握学术类整本书的阅读技巧,实现知识的识记、迁移、运用,不断拓展思维深度、广度和高度,体悟并传承学术精神,肩负起复兴家国的时代使命
【摘 要】数学解题成果的好坏受到思维品质中灵活性的影响。文章以几何问题为例,通过聚焦知识表征呈现思维宽度、聚焦方法演绎丈量思维宽度、聚焦本源探究突破思维宽度,以图、表相关联的解题理论来审视解题过程的思维灵活性,寻求两者之间的契合点,系统构建解题研究中的数学思维宽度,开阔试题研究的视野,迎接考试命题改革的新局面。 【关键词】思维灵活性;思维宽度;解题研究 在教育与思维共同发展的背景下,改革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