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议题式教学是一种与活动型学科课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式,它以议题形式呈现和解决问题,以情境载体展开和活化学习,以建构方法梳理和内化概念,以活动过程培育和提升素养,具有议题式、情境化、建构性和活动型的基本特征。这四个基本特征从不同角度体现议题式教学的内在本质,共同构筑“议中学”的教学功能和育人价值。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议题式;情境化;建构性;活动型 议题式教学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
摘 要:培育时代新人需要开展劳动教育,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高中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学生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学生劳动的观察和体验,通过价值引导和榜样引领,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劳动目的,辨析劳动价值,遵守劳动规范,投身劳动实践,成为新时代的劳动者。 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价值观
摘 要:太原市“时代新人”思政课建设历时两年多,全市各中小学主动参与,积极实践,涌现出一批在教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优秀教师,探索出一些将育人功能落实在学科教学、课程建设中的有效路径。在此过程中,广大教师提升了政治站位、增强了教育使命,课堂教学成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主渠道;广大学生在获得知识、养成能力、发展素养的同时,也增强了家国情怀、民族自信,弘扬了时代精神。 关键词:思政课建
摘 要:加强高中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教研员作用不可忽视。从队伍结构、读写现状、听课和上课情况、课程引领力、教研工作状态、学科影响力、培训(进修)情况等维度,对高中思政课教研员队伍现状进行调查,进而提出完善配备、优化队伍结构,加强培训、促进专业 发展,拓展视野、履行全面职责,注重研修、学会自我赋能,勇于创新、提高工作实效等具体建议,对推进高中思政课教研员队伍建设、深化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改革创新,
摘 要:评课是教研员研究课堂的重要抓手。教研员评课应提升境界和格局,让评课在点亮精彩中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信,在点透缺憾中把准课堂教学改进的命脉,在点润共识中引领区域教研科研的风尚。 关键词:教研员;评课境界;点评示例;道德与法治 评课是教研员常态的业务工作,教研员评课是否有思考、有格局,影响不可小觑。因为教研员是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者,评课直接关系着开课教师的公众印象和专业情绪;教研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作为新时代的中学思政课教研员,要勇于担当,厚植思政教育情怀,勇担思政教育使命,做实思政教研之功,投身课改大潮,潜心思政教研,引领思政教学,服务立德树人。 关键词:思政课;教研员;教育情怀;教育使命;教研之功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要“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加强和改进
摘 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严峻挑战,但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依靠人民群众,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就一定能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关键词:全面小康;新冠肺炎疫情;党的领导;意识能动作用;脱贫攻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作
摘 要:抗疫素材蕴含着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丰富资源。活用抗疫素材培育政治认同可通过优化情境创设、强化比较分析、细化实践内容等策略,在情理交融、辨思结合、知行合一中让政治认同发轫于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思想政治;政治认同;抗疫素材;教学策略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击疫情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
摘 要:思政课项目化学习从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出发,聚焦单元核心概念,以热点时事运用为载体,进行学科与社会的联系与拓展。思政课项目化学习,要通过抓好目标确立、任务设计、问题探究、学习实践、多元评价等关键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在合作中解决关键问题,让创新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素养得到培育与发展。 关键词:思政课;项目化学习;五环设计;学习素养 项目化学习作为培育学习素养的
理解与批判、练习与构建、迁移与应用是深度学习三大特点。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需要教师确立高阶思维发展目标,创设真实情境,整合意义连接的学习内容,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关联、有意义地学习。通过基于历史现象的发现,研究事件的关联,借助史料实证,提升高阶思维,可以有效促进学科的深度学习。 一、呈现丰富的历史现象,创设深度学习氛围 历史现象一般可分为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
教学艺术,重要的是“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即所谓“金点子”。下面,从活力课堂的角度,试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个“金点子”。 一、切入点 切入点,就是教学的起点。好的起点,是活力课堂成功的一半。新颖而有趣的切入点,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教学增添亮色。以下几式,可供参考。 1.悬念式 九年级下册“从这里出发”的教学,是引导学生回味成
如何上好思政课,做一名学生喜爱的思政课教师,是我组教师一直以来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初心。我组教师始终立足课堂,不断创新,增强思政课的学科魅力,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了思政课,学校政治教研组也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团队。 一、立足课堂阵地,提升课程魅力 1.构建课堂模式,提高课堂实效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组建构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思想政治课“四有”课堂模型,即“有形——设计课
摘 要:名师工作室是一个能够有效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教育模式。一般地,名师工作室基于全体成员共同的意愿,主要采取教学研究、自主阅读、课题研究等学习组织形式进行活动,引导团队成员基于问题导向开展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活动,培育共享文化,构建民主对话氛围,开展行动研究,从而促进教师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职业素养;运行策略 近年来,全国各级各类名
带着严肃、认真和尊重的态度,再次拜读了美国经典教育名作《教学七律》(约翰·格里高利著,团结出版社,2018年2月第1版)之后,对于教学常识,我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敬畏和重新唤醒。从“常识”开始的教育,相信是每一位读者的共同感受,也是每一位育人者应努力践行的方向。 该书于1884年首次出版,此后被用作教师培训教科书,也被学校老师当作工具书。作者详细考察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总结出简明精准的七大教学定律,
摘 要:考试评价是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几年,北京市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基于素养导向,在创设评价情境、创新试题形式、优化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以考试命题为突破口,促进教学改进,努力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素养导向;命题创新;教学启示 思想政治新高考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坚持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测量学生学科素养发展水平
摘 要:开放性试题在知识、能力、思维等多方面与非开放性试题存在差异,它更适合真实生活中开放场景的素养评价,更能发挥高考对素质教育的正向积极导向作用,已成为高考思想政治试题评价的新趋势。根据对开放性试题的类型归纳和结构分析,广大师生应以开放的教学情境优化思维品质,以自主的学习活动强化实践能力,以丰富的教学对话活化表达素养,这样才能让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向开放,更好地面对当前高考评价体系改革。 关
摘 要:反思大量的审读试题实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审读试题工作主要包含符号要素、逻辑要素、效能要素、学情要素和测量要素等五要素。聚焦并主动应用审读试题五要素开展审题或选题工作,可以增强考试信度,也可以提升教师评价素养和选题能力。 关键词:审读试题;要素;应用;道德与法治 审读试题俗称“审题”,一般会认为是“答题技能”,在学生答题实践过程中强调较多。但反观试题研发的整个过程,审读试题是命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法治观念的日益增强,加强法治教育、培育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近年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都较大幅度地增加了法律方面的内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更是明确地将法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