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如此不同,又如此相似。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肆虐神州大地,甚至嚣张于全世界,我们只能居家线上学习。这,打破了我们原有的学习节奏,局限了我们放眼看世界的正常视域,之于我们备战高考十分不利。此时此刻,我们应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神游万仞,突破时空,才能决胜高考,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突破时空,决胜高考呢? 一、看到位:既能看到现在,也能看到过去,更能看到未来 1.202
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体裁。其特点有三:一是形散神聚:形散指题材广泛,结构自由;神聚既指中心思想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二是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主观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三是语言优美: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 一 李正峰先生 文/贾平凹 (1)读《古文观止》上的散文,常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路遥《平凡的世界》) [写作指导] 这句话体现了新时代的精神,是对“啃老族”“拼爹党”“佛系青年”等的一记重击,有振聋发聩之效。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奋斗”。在写作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基本特征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中脱颖而出的新题型。同样属于“材料作文”,它与之前流行的“新材料作文”究竟有什么区别?其写作要领又是什么? 我们还是通过实例比较一下二者的区别。先看2015年高考湖南卷的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大树
议论文是备受同学们青睐的一种文体。它上手快,易操作,题旨相对显豁;同学们只要有一定数量的论据积累,800多字的文章一般是能比较快捷地写成的。但是这几年高考,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的议论文并不多见,这与同学们不善于选取恰当的论据不无关系。 那么,选择论据有哪些注意点呢? 首先,要留意选取那些真实典型、确凿可靠、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使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的论据。请看以下三则素材: (1)南宋
一 郑州男子意大利看球赛,深圳女生游遍13国 郑州市交通运输局执法支队郑东新区执法大队交通协管郭伟鹏,于3月1日从北京出发,乘4个航班一路辗转飞往意大利米兰看足球赛,于北京时间3月7日8时乘飞机返回北京,换乘K267次列车于当晚到达郑州站西广场,然后步行回家。3月8日至9日,郭伟鹏又多次乘地铁上下班。3月10日,经过大数据比对,发现郭伟鹏有境外旅居史,于是工作人员将他送至二七区集中隔离点进行观
第Ⅰ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哲学和艺术的情趣由大到小的转换,反映了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变化。重视当下直接的体验,推崇________纯净的美感,高扬________幽微的气象,________,山林境界为人们推崇,士人们返归于内成就心性的圆满,不必追求官能的享受,而着意直接的生命感受。 A.简约 淡逸 蔚然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古人论诗、论词或论文,往往只是写出自己凭直觉领悟到的东西,虽能以寥寥数语________,但难免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给后人留下________、语焉不详的遗憾。今天,我们需要用新的文艺观,重新审视和整理这些古文论宝藏,以期古为今用,________。 A.切中肯綮 一鳞半爪 推陈出新 B.
高考数学,运算为先.离开了运算谈数学高考,只能是“空中楼阁”.数学高考,从某个角度看,就是考生运算能力的角逐.从试卷的第一题开始到最后一题,都离不开数学运算.在高考数学考试大纲中对运算能力的描述如下:(1)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2)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3)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那么在高考答题时具体要做到哪几点呢?下文举例
高考数学填空题考查的灵活性较强,更能体现同学们理解知识点的深度、掌握知识面的宽度及准确运用数学方法解题的能力,是体现同学们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题型之一.而解析几何以数助形著称,若能善于运用常规的二级结论,优化运算,在解填空题中能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解析几何中二级结论很多,纵观各地历年高考试题,优化解析几何运算时,常会用到以下二级结论:
高考中数列的解答题经常会考查数列中一类恒成立问题、存在性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与数论、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集于一体,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在近年省内各市模拟卷中常有出现.以下是笔者对数列中一类恒成立问题的研究,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点知识之一,长期以来都是高中数学非常稳定的考查内容,也是各省市高考考查的必考点,而数列求和由于其本身的适度综合性深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高中师生有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同学们稍有不慎就会求解失误,后果严重.
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范围、最值问题是解析几何中典型的问题,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更是高考中热点.直线或圆锥曲线运动变化时,点、直线、曲线之间的关联受到一定范围的制约,于是便产生了对范围的求解、最值的探索,知识上不仅涉及到圆锥曲线的性质、曲线与方程关系的研究,还能综合应用函数、三角、不等式等有关知识,方法上不仅仅涉及到圆锥曲线的定义的转化,还涉及到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
分类讨论思想就是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需要把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得出每一类的结论,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答案.对问题实行分类,分类标准等于是增加的一个已知条件,实现了有效增设,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优化了解题思路,降低了问题难度.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在江苏高考的含参函数与导数的解答题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下文分类解析.
(作者:范栋志,江苏省如皋中学)
数学Ⅰ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设全集U=R,若集合A满足
数学Ⅰ 参考公式:
什么是基于证据的学习呢?总的来说,它不是某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运用一些证据来呈现学习结果并由此证明学习活动已经发生的所有学习方式的统称。因此,在本质上,它是一种学习范式,是一种有关学习的理论模式和实践范式。这种学习范式的核心在于,它通过运用一定的证据来反映学习的过程并呈现学习结果,正是通过证据的呈现,人们得以判断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了,亦即“运用证据来提升学习结果,由此证明
一、听力部分解题技巧 进入考场, 过分紧张会影响考生正常的发挥, 所以大家可以利用试音时间,熟悉朗读者的语音语调,集中注意力,稳定情绪,尽快进入英语测试状态。正式开始测试时,有一段听录音前的时间,此时应该迅速地捕捉每小题题干选项所提供的信息,预测短文或对话可能涉及到的内容,这样听录音材料时就会有的放矢,有所侧重,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在听的过程中,不要企图听清录音中每一个词,而是要抓住能提供问题答案
一、时态和语态 【考点及解题技巧】 1. 主从句时态应该保持一致,但如果宾语从句讲的是事实,用一般现在时。如:He told me that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2. 瞬间动词不能和现在完成时连用,尤其含有for的短语。如:He has died for three years.(错句)。可改成He has been dead for three
一、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Good morning, and in case I________ you,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 ________________ A. won't see B. wouldn't see C. don't see D. didn't see 2.
一、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Guess what? The biggest garment plant in our city went bankrupt. —It comes as no surprise to me. I________ for years that it was going to close down. 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The teaching of language is not________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here are variations among the different districts. ________________ A. constant B. uniform C. stead
一、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The story________ rapidly around our small town as everyone shared in the sorrow of the wife and family. ________________ A. circled B. carried C. cycled D. circ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