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学科课程为载体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明确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原则与方法,从思政目标提炼、思政元素挖掘、德育教学渗透、科学之美培养及教学评价等维度,对高中物理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入进行了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与历史责任感,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思政;高中物理;课程育人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
摘 要:在新高考课程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需要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教学模式。文章结合STEM理念和5E教学模式,以高中生物“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一课为例,从实践角度阐述融合STEM理念的5E教学的应用方法,说明了以5E教学作为载体,将STEM理念与高中生物教学深度融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生物;STEM教育理念;5E教学模式
摘 要:概念教学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思维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任何物理概念的形成都离不开物理思维。文章通过详实的教学案例,着重论述了利用情境创设的方法以概念的形成过程为主线,让学生经历物理概念的生成过程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水平发展。 关键词:物理概念;科学思维;情境创设;核心素养 引言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
摘 要:在物理社团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教学法设计和制作基于传感器的项目,学生可以掌握传感器的原理、结构、性能和分类,以及传感器的安装、调试和检测方法。同时,通过完成项目,学生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验到沉浸式学习的乐趣。 关键字:双减;物理社团;项目驱动教学法;传感器;自动消毒消防多功能垃圾桶 引言 自从国家提出《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
摘 要:从陶瓷中挖掘与硅酸盐的组成、性质、制备等相关的化学知识,以陶瓷的美和化学为主线,设置四个子任务,“古籍阅读赏陶瓷”“追本溯源识陶瓷”“探索真知造陶瓷”“趁热打铁懂陶瓷”,将学科知识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与美学和谐统一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陶瓷;传统文化;硅酸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时至今日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价值,将传统文化和学科知
摘 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促进学段间的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系统性,因此重构课程体系是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以STEAM理念为基础,以物理和生物学科融合为例,尝试进行主题设计与评价,重新塑造课堂,最大程度地提高课程融合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STEAM;学科融合;课程设计;课程评价 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
摘 要: 研究基于申在韩(Jae-Han Shin)的融合因子局部设计法,建构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STEM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分析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课程的交叉内容,并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例设计了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为一线教师落实STEM教育理念提供借鉴。 关键词: STEM模型;高中物理;教学内容设计 1 问题的提出 2014年
摘 要:电荷看不见摸不着,导致关于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的研究显得异常抽象,学生只能在头脑中想象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然后得到电容的概念,不利于电容概念的掌握。如何将抽象的过程显性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文章尝试从实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做个解答。基于2017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以“电容器的电容”的教学为例,说明如何将抽象的教学问题显性
摘 要:经典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途径渗透经典文化,多角度感悟数学精神,利于凸显人文价值,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应用意识和人文素养,以及激发学习兴趣,更能弘扬中国精神,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经典文化;有效途径;试题情境;数学精神 1 前言 经典是有价值的,中国的很多价值观来自儒家经典,历史、文化、思想、道德、政治、经济等离不开经典,故而渗透、展示和传播经典文化
摘 要:UbD理论指导下的逆向教学设计强调大概念和单元教学,把预期学习结果当作设计起点,评价先于学习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迁移应用,符合新课标强调学习以大概念为核心、重视核心素养的要求。以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2019)必修第三册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为例,在UbD理论指导下对该单元进行逆向教学设计,旨在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迁移应用能力。 关键词:UbD;高中物理
摘 要:利用读思达教学法,进行以奥运项目为主的跨学科实践,开发体育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丰富物理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以读促思,以思励达”“以达反思,以思带读”从而达到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读思达;跨学科实践;物理课程资源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内容中五个一级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跨学科为主的实践,“跨学科实践”主题,体现在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社
摘 要:基于学习心理学建构减数分裂概念的学习机制,确定在导入环节建立减数分裂与学生原有知识的关联,是“减数分裂”教学的重要突破口。文章从学习心理学视角出发,探讨“减数分裂”一课的导入策略,为生物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习心理学;减数分裂;导入策略 “以学定教,教无定法”是建立在学习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的。学习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尤其是学生群体学习的内部机制的一门科学,通过对学习理论、心理机制等
摘 要:考试评价是诊断学生学业质量的重要工具,为进一步改进教与学提供支持。当前中学对考试数据的评价和使用普遍存在过于粗浅的现状,未能有效挖掘考试数据背后的信息。Q矩阵是认知诊断的重要模型之一,采用Q矩阵理论建立对高中学生物理测试的评价模型,能够实现对学生在物理学科能力发展情况的个性化评价,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物理; Q矩阵理论;个性化评价 1 问题提出 学生
摘 要:问题解决起始于模型建构,而模型建构往往开始于对问题的图景分析。基于教材的图景,提炼物理问题图景要素、明确物理图景的构建方法、强化物理图景要求是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模型建构;图景分析;问题解决 引言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1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课程性质指出:“帮助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建构关于自然界的
摘 要:中学物理教学中对于矢量的教学遵循由表及里、由特性到本质再到运用的教学逻辑。明辨矢量的性质和定义,找出矢量教学中学生容易走入的思维误区,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矢量观。厘清矢量作为处理物理问题的数学工具这一本质,能帮助教师高屋建瓴,更好地设计和开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 关键词:矢量;标量;向量;映射;进阶 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广泛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大量中学生不能准确判断某些物理量究竟
摘 要:深度学习和单元教学是满足高中生物学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培养和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注重单元教学与深度学习的双向融合,通过教材课标双挖掘,规划确立单元主题;内容学情双统筹,制定素养导向单元目标;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利用多重教学资源,设计多元化单元活动;完善科学单元评价,关注深度学习成效的单元教学设计思路,推动生物高效化深度学习。 关键词:
摘 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和课堂环境相符合的情境,鼓励学生以角色扮演方式开展科学思维探究的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一种尝试。文章以“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例,教师通过情境链的铺陈,引导学生角色扮演,运用科学思维自主探究,认识并理解光合作用过程,沉浸式地开展教学活动,将生活实际问题在情境中解决。这种基于情境链的角
摘 要:以素养为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注重对大单元内容整体思考,注重前后知识的整合,更好地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领会从统一和整体的视角展开单元数学知识的研究方法与路径,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数学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1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根据学科特点对课程结构进行优
摘 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指向核心素养、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重视提升学科思维能力。在习题教学中,精选母题作为知识本源,通过拓展母题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母题;科学思维;能力 引言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中提出:物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1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习题教学是提升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尤
摘 要:通过设定具体数值和现场实验操作来具体分析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和分压式接法,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来突破滑动变阻器接法这一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实际数据计算以及相应的实验验证,能够理解和掌握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接法及分压式接法。整个过程中需要创设学生能够直接参与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和体验后并有所发现。 关键词:滑动变阻器接法;体验式;计算平台;实验验证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的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及接法问
摘 要:实验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文章从创新实验入手,对教材中“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进行了改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将创新实验融入了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实验;加速度;力;质量 1 教材实验
摘 要:通过对“二氧化硫性质验证”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与实验目标分析,在传统的实验装置的基础上进行重构、创新,设计出新的实验装置,达到一体化、微型化、绿色化、多置归一,实验效果明显,并且可以推广该装置,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提升实验素养,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微型化;一体化;绿色化;多置归一;二氧化硫 引言 为了落实对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
摘 要:通过DIS可以回避数学知识不足,直观地给出变力作用一段时间的冲量以及物体在此变力作用下动量的变化量,直接比较二者数值,验证了变力作用下的动量定理。 关键词:DIS;变力;冲量;动量定理 变力作用下动量定理依然成立并且在电磁感应单杆模型求位移中有非常重要应用[ 1 ],然而变力作用下的动量定理在高中阶段由于数学知识不够无法直接证明推导。采用DIS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通过计算机专用软件
摘要:文章以初中物理实验集备课为切入点,揭示了集备模式现状及教师在集备模式下所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集备模式,促进其有效实施,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物理;实验课;集备模式 传统的备课模式往往是“各自为政”教师自己编写教案,自己摸索教学思路,此效率极低且不利于集体智慧的碰撞与交流,不利于教学开放性和包容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并
摘 要: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2章第2节“简谐运动的描述”中,为更好地理解简谐运动的位移公式,教材引入一幅实验演示图来说明矢量圆的水平分运动就是简谐运动。由于实验演示图相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简谐运动的内涵不好理解。利用自制的简谐运动旋转矢量演示仪,能够更直观探究简谐运动的位移公式、周期、相位等相关物理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
摘 要:利用手持技术设备中的色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设计了双波长法测定甲基橙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手持技术实验,通过拟合一次方程得出测定结果,结果较准确,误差较小,是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法,不仅可以应用在中学的化学课外兴趣实验中,也能很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丰富了手持技术的实验实践案例。 关键词:手持技术;甲基橙;双波长法;电离平衡常数 1 引言 酸碱指示剂大多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其酸式体和
摘 要:基于“双减”政策要求,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开展多样化学习势在必行。以初中阶段化学课外实验探究活动为例,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选取“辣椒红为什么不辣”“冰淇淋火山”“美丽染料板蓝根”等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验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教学实践表明课外实验探究活动能够融合德育、智育、美育于一体,很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化学;“双减”;课后延时;实
摘 要:“打水漂”是人类最古老的游戏之一,也常作为高中物理教学中“抛体运动”的实例。“打水漂”涉及牛顿第二定律、液体压强、抛体运动等知识点,原理较难理解,物理过程较为复杂。采用GeoGebra软件动态展示并分析“打水漂”的运动过程,可以降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障碍,有助于学生建立物理图像,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GeoGebra;打水漂;抛体运动 引言 打水漂是人类最古老的游
摘 要: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教学要求。文章以“探究铅球运动的最佳抛射角”为例,借助仿真实验室软件,把课外的铅球运动带进课内探究教学之中,让学生清晰观察运动轨迹、灵活改变变量参数、精确测量实验数据并进行规律的探究总结,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知识面,又可以让学生自主参与设计、测量论证,落实了建模、探究、推理、解释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 关键词:
摘 要:实验作为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国家对信息化教学方式的重视,很多信息化教学辅助工具应运而生。分析了虚拟实验室的应用方式及特点,其有效解决了实际教学中实验设备不足、实验效果不明显、实验难度大等问题,极大丰富了实验教学的手段。 关键字:虚拟实验室;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信息技术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高中
摘 要:针对高中物理课后作业负担大的现状,结合学者对作业的研究,以认知负荷理论为基础结合物理教学,提出统筹作业时间、优化作业数量、促进作业多元化、完善作业批改与反馈机制等改进措施,目的在于提高物理作业设计水平,提升物理作业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认知负荷理论;课后作业改进 2022年,抓巩固提高,聚焦双减,重点提高“四个水平”是基础教育重点工作中的首要工
摘 要:通过对近几年全国卷关于“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高考试题的梳理,归纳出在高考评价体系下,试题坚持以情境创设丰富考查载体,体现基础性的概念规律考查、应用性的模型建构能力考查、创新性的解决问题能力考查和综合性的跨知识模块考查等特征,引导一线教师要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的教学,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和模型建构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万有引力;考查特征;高考评价体系 引言 2014年9月,《国务院关
摘 要:基于微项目学习,大单元课程设计理念,以为视障人士顺利出行想办法为例,进行大单元复习设计。从实践背景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要求,从实践模型提出基于核心问题的探索,从实践价值强调从关联到融合的递进,实现在初中物理大单元复习中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 关键词:微项目;大单元;初中物理;复习 微项目化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15-20分钟长时段的探索性项目任务,或者在课外用类似实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