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比我想的要容易改变。我的意思是,人生可以在痛苦很久之后变得快乐。它不是非此即彼的事——它不会被固定在一条名为“性格”的沟槽里,然后一路开到底。 ——萨利·鲁尼 一朵花应该在适合它生长的环境里成长,这当然是最佳的状态。但人生就是这样,有的时候一切条件未必尽如人意,但你依然要生存下来。你依然应该拥有某种挣扎求生,能够突破岩石桎梏,能够破土而出的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鲁豫 悲剧只有
“《我与地坛》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每一句都刚好说到你心坎里”……近年来,一股重读史铁生的热潮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这位曾因教科书中的作品深入人心的作家,如今在互联网上大放异彩,成为“新晋顶流”。《2024年抖音读书生态数据报告》显示,史铁生成为抖音最受欢迎的作家,相关话题播放量破30亿次;微博平台上,关于史铁生的讨论同样热烈,话题阅读量超过3000万;他的《我与地坛》更是在多个非虚构榜单上稳居前三
近日,成都图书馆宣布扩大馆内图书的网借服务范围,让成都、德阳、眉山、资阳的读者也能够共享阅读资源。这项“图书外卖”服务于2023年11月开通,读者在家中即可通过公众号轻松下单借阅图书,并享受送书上门服务。据统计,先后已经有上千位读者用外卖方式借阅了3万余册图书。 当前,很多城市的图书馆推出“图书外卖”网借邮寄服务。读者线上下单借阅图书,并支付相应运费,即可享受送书上门服务。 文本解读 角度一
2024年8月10日,山东男子栾留伟在河北廊坊永定河勇救3名落水儿童,后因体力不支不幸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此前他和妻子在北京经营一家火锅店,近段时间以来,每当用餐高峰期,这家火锅店门前便排起了长队,顾客们耐心等候,甚至需要排队等位。人们来这里当然不是单纯为了吃饭,大家都想以这样的方式向英雄表达敬意,这是善良得到的应有回馈,这是爱心激发的精神共鸣。 文本解读 角度一:见义勇为与英雄精神
2024年7月,首档聚焦简牍的文化类节目《简牍探中华》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热播。节目将简牍文献作为呈现对象,探索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实现了电视综艺对传统文化的又一次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简牍探中华》选取里耶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悬泉汉简和居延汉简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简牍发现,以重要简牍相关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为蓝本,通过实地探寻、实景戏剧、文化访谈的演绎模式,让冷门的简牍文献从“学
从“China Travel”到“China Hotel” 前台自助系统丝滑办理入住,送餐机器人精准送餐到房间门口,语音就能控制房间里的窗帘、灯光、空调等……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来华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酒店入住视频,智能化的“China Hotel”让他们直呼“Amazing”。 微评 从“China Travel”到“China Hotel”,一个个有关中国的旅游视频之所以能引起国外民众
一、主题综述 1.主题引入 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单元,研习任务涉及到民族复兴伟大而艰难的历程,本文由此展开学习。 “伟大复兴”是一个贴近中学生实际,具有时代感的写作主题。中学生写作时可以联系自身实际、历史进程、社会现实、世界局势等角度,贴生活,接地气,有大视野和高站位,在写作中增强在伟大的复兴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梦想,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2024年7月28日凌晨,大学生陈平从福建漳州老家出发,面对高铁取消、航班晚点、道路积水等意外,独自一人绕过台风“格美”,辗转3000多公里赶到武汉,只为赴一场捐髓救人的生命之约——为配型相合的陌生人捐献造血干细胞。 在2023年的一次献血时,他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主动要求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得知与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抗原配型成功,在赢得父母支持后,他从“志愿者”转向“捐献者”。面对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