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知识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与价值的日益凸显,知识外交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趋势。对中国来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影响力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需求,共同驱动知识外交的发展。教育是知识外交的重要载体,职业教育在知识外交中占据独特地位,主要表现为完备的职教体系能够满足知识外交多元的需求,齐全的职教门类契合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需求,以及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因此,相比其他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在一些方面的条件和准备更充分。以职业教育推进知识外交,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职业教育在知识外交中的定位;强化职业教育品牌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构建职业教育共同体,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同时融合数字技术,创新职业教育贡献于知识外交的模式。
摘要: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世界各国纷纷推动绿色经济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作为绿色职业教育领域发展的先行者,英国在推动绿色工业革命以实现社会多维转型的过程中,面临劳动力技能短缺与绿色技能鸿沟扩大的双重挑战。为推动绿色经济的深度转型,实现2050净零排放战略目标,英国政府创新推出绿色学徒制。该制度以传统学徒制改革为基础,以顶层政策为导向,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形成市场需求驱动的绿色学徒培养模式。基于对其发展态势的分析,英国绿色学徒制未来将朝着构建绿色职业信息体系、优化绿色技能标准、健全成果评估机制、拓展资助保障途径四大方向演进,持续提升绿色技能的普及度与适应性,多措并举培养具备环保意识、技能和责任感的新一代从业者,为全球绿色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样本。
摘要:在全球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巴西职业教育以规模化、制度化、国际化、数字化为显著特征,形成独特发展范式。近些年,巴西政府对职业教育领域进行改革,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强化师资建设、优化学校组织管理,实现职业教育规模扩容;深化校企协作育人机制,增强实践教学比重;倡导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办学,构建开放办学格局;完善职业资格评估体系,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巴西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经验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参考:加强顶层规划,建设多元主体参与的共治体系;引领产教融合,提升私人部门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平衡普惠性与精英化发展路径,推动不同类型院校特色化发展;深化数字化转型,构建工业4.0人才培养新生态。展望未来中国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双方可以通过政策协调、校企合作、课程与标准对接、数字教育四大路径,构建更加紧密的职业教育伙伴关系。
摘要:大学学术项目的终止是确保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和学术项目质量的重要手段。学术项目终止的动因主要是财政投入的紧缩政策、生源变化的成本压力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大学终止学术项目存在三个标准,即学术性标准、财务性标准、影响力标准。但实际决策与成文标准并非一致,决策更多基于行动理性。同时,不同决策层具有不同的价值偏好,决策层之间的协商是项目终止的底层逻辑。美国高校学术项目终止包括内部协商终止与外部强制终止,其中,内部协商终止一般包括动议与投票、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等步骤。借鉴美国的经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可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高校自我治理能力;持续优化学位授权体系,加大学位点自主调整力度;系统建立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常态化学位点评估机制。
摘要:在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与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主要发达国家通过构建多层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推动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与价值创造的范式转型。文章基于2020—2025年主要发达国家政策实践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提炼其战略共性并探索本土适配路径。国际比较研究发现,英、美、德、日、以等主要发达国家围绕教育、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构建了多维政策体系:在制度层面,通过立法保障、跨部门统筹与专项基金投入,强化制度支撑与资金配置;在实践路径上,将企业需求嵌入课程体系,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实现创新要素的有机整合;在能力培育方面,构建从基础教育创新启蒙到高等教育交叉学科培养、再到终身学习的全周期体系,强化数字素养与创业能力训练;在生态构建方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服务及国际化人才战略,借助数据驱动评估机制动态优化政策效能。各国政策实践呈现共性特征:强化顶层设计协同、资金与法律保障、数据驱动评估及国际化布局。中国可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本土实际,通过政策协同、产教融合、贯通培养链条及优化评估与国际合作,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持久动能。
摘要:在当前素养导向的教学变革背景下,长期学习效益的价值愈发突显,课堂实践中以短期表现衡量甚至取代长效发展的倾向亟待纠正。国际教育界提出的"有效失败"教学理念为此提供了创新路径:有效失败教学主张通过前置问题探究环节,让学生在尝试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失败,随后开展系统性教学指导,将认知冲突转化为深度学习契机。既有研究表明,该范式的有效性是认知、元认知和非认知层面的多种学习机制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此外,文章从学习任务设计、参与结构设计与学习环境设计三个层面出发,提出了有效失败的教学设计策略。
摘要:我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明确规定,教师的教育惩戒行为属于正常教育教学范畴,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仍有教师在正当行使教育惩戒权利之后,面临过重处罚的案例。日本文部科学省、法务省及各地方教育委员会通过公布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详尽列举了正当教育惩戒行为的诸多范例,同时针对不当教育惩戒行为,制定了具体的处分标准,为教师合理行使惩戒权利提供明确指导,防止体罚等不当行为的发生。日本的实践探索表明,通过细化教育惩戒的实施细则,确立不当行为的处罚标准,并加大对教师不当指导行为的惩处力度,能够一定程度上有效规范教师的教育惩戒行为,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提升教育的整体质量。这些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进一步细化相关立法、规范教师的惩戒行为及保障教师教育惩戒权的有效行使,具有参考意义。
摘要;近年来,英国继续教育领域面临严峻的师资招聘与留用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短缺严重、高流动率和特定专业师资不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继续教育的质量与发展。文章通过分析近十年英国继续教育学院的政策实践与数据,探析造成师资困境的多重因素,包括薪资待遇缺乏竞争力、工作环境压力大、政策变动频繁等。同时,文章梳理英国政府与继续教育学院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策略,如拓宽职前教师进入渠道、支持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强化教师与行业的联系等。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文章提出疏通招聘过程、支持在职发展、改善福利待遇等建议,为中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借鉴。